進27球錯失18次絕佳機會,曼聯買的塞斯科是彩票型神鋒
盡管曼晚主編將塞斯科稱之為“曼聯的第四選擇”,不過突然出手截胡紐卡,買到一名極有天賦的年輕人,對于曼聯球迷來說還是很快樂的。
塞斯科有身高有盤帶有技術,他能做的事情可以很多。只是他還很年輕,踢球有些懵懂,需要培養。在真正成長起來之前,他或許只是看一腳射門緣分的信息型神鋒。
01. 曼聯花2.26億歐打造新三叉戟:對塞斯科需要耐心
a. 塞斯科是慢熱型前鋒:第一年需要多給他耐心
塞斯科是年少成名的天才選手,14歲時就憑借著23場比賽打入59球的表現,加盟了斯洛文尼亞冠軍球隊多姆扎萊,曼聯、曼城、拜仁和尤文等多家豪門都曾想買入少年時的塞斯科。
他最終的選擇是加盟擁有哈蘭德的薩爾茨堡紅牛,不過第一個賽季15次出場只打入1球,一度只能跟隨二隊征戰次級別聯賽。不過轉機來自第二年,他一個賽季打入21球開始嶄露頭角。
去到萊比錫紅牛的的一年,他在德甲賽場同樣有過一段漫長的適應期。不過在聯賽尾聲階段,最后7輪連續破門,成為德甲史上連續進球最年輕的球星。
在德甲的第二年,他也有過一段2個月只打入1球的低谷。跟霍伊倫相比,塞斯科的得分能力會更強,卻也可能更加不穩定。曼聯需要有更多的耐心,至少在第一個賽季不能對塞斯科寄望太高。
b. 花2.26億歐打造新三叉戟:曼聯太渴望穩定得分點
雖然誰都知道,對于年輕人的成長,球隊需要耐心。不過曼聯或許真的很難做好這一點,因為他們當前的戰績始終低于預期。
造成這一點的主要原因,就是曼聯前鋒的射門效率太低,球隊長期缺乏鋒線上的穩定得分點。從上賽季英超統計數據可以看到,實際進球-預期進球,曼聯排名倒數第二,僅僅只是好于水晶宮。
也是因為這個原因,刺激到了曼聯管理層和教練組。他們花費了2.26億歐元買下庫尼亞、姆貝莫和塞斯科,打造了全新的紅魔三叉戟。
要知道過去2年,曼聯買下霍伊倫和齊爾克澤同樣花費超過1.2億歐元。他倆都還很年輕,但是曼聯卻已經沒有耐心了。塞斯科的情況,很可能與霍伊倫和齊爾克澤相似。
尤其是英超賽場,對于一名前鋒來說,身體對抗上的壓力會更大。塞斯科沿著偶像伊布的腳印來到老特拉福德,他想要取得成功,卻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。
02. 信息型神鋒:成敗就看那一腳的緣分
a. 塞斯科常有世界波:他對射門很自信
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到,曼聯選擇塞斯科,準備放棄霍伊倫是有理由的。因為霍伊倫上賽季英超只打入4球,預期進球達到5.24,錯失了6次絕佳得分機會。哪怕是表現更好的2023-24賽季,霍伊倫打入10球,比預期進球7.64個高出不少,但同樣錯失了13次絕佳得分機會。
相比之下,塞斯科過去2年德甲聯賽的實際進球數都比預期進球高出不少,似乎是一名得分效率很高的前鋒。不過也需要看到,過去2年在德甲打入27球的塞斯科,同樣錯失了18次絕佳得分機會。
他的射門數據漂亮,是因為經常有世界波,可以一下子拉大實際進球跟預期進球之間的差距,但是在把握得分良機方面并不比霍伊倫好到哪里去。
塞斯科的腳下技術是不錯的,他具備拿球轉向擺脫的能力。對手如果一時之間有點愣神,給了他足夠的調整空間,塞斯科的遠射水準很高。
所以塞斯科在聯賽后半段能連續破門得分,跟他的技術特點有很大的關系。對手注意力下降之后,塞斯科是很可能帶來驚喜的。他的遠射水準很高,經常能夠打出發力和角度極好的佳作。關鍵是發力這一下非常脆,這一點是很難得的。
這個進球也是一樣的道理,中路接球之后轉身這一下很靈活,對手沒有貼上去,于是塞斯科就打出一記質量極高的遠射。
相比之下,英超后衛的對抗要更強,對于塞斯科這樣的大個子,給他從容起腳的機會未必會很多。除非在反擊中,他跟哈蘭德一樣沖起來,否則想要靠后衛走神,輕松拿球射門就沒那么容易了。
b. 塞斯科常有世界波:他對射門很自信
不過塞斯科的整體射門效率遠沒有集錦里看上去那么美好,如果將上賽季五大聯賽和歐戰射門數據進行對比,我們會發現塞斯科的射正率僅有44.7%。不過靠著常有世界波入賬,他又能將射門/進球比糾正到每5次射門進1球。
相比之下,霍伊倫的射正率是49%,每5.5次射門打入1球。霍伊倫最大的痛點是上賽季英超賽場,他場均只有1次射門。得到的機會少,是丹麥前鋒的無奈。不知道塞斯科來到曼聯后,他能不能在機會不多的情況下,依舊延續他方差很大的神奇射門和得分效率。
上賽季萊比錫紅牛在歐冠賽場抽中了下下簽,連續遭遇豪門球隊,最終在聯賽階段就黯然出局。其實他們很多比賽都只輸了1個球,比如面對尤文和國米,都有機會獲勝。
可惜主場11打10,2比1領先的情況下被尤文逆轉。塞斯科在傷停補時階段獲得絕佳得分機會,結果一記推射打得沒有力量,讓球隊錯過了絕平。
塞斯科來到曼聯后,或許球迷要祈禱,他能盡快打入一些世界波,而不是先錯失一些得分良機。否則巨大的輿論壓力,會影響年輕人的心態,讓他慢慢走進一個死胡同。
塞斯科的問題不只是會錯失機會,他在一些進攻端的移動和處理球選擇也較為青澀。就像這一次隊友上搶斷球,此刻塞斯科應該往內線跑,來接應隊友完成傳球。
這樣一來,斷球的隊友就能反插縱深,打出3人配合。但是塞斯科實際的移動是向遠端后點跑,這樣一來二排跟進拿球的隊友就需要展現出更強的個人能力,才能為塞斯科“送餅”。
不能說塞斯科這一次的跑位非常錯誤,但這也說明了他并不是一名能夠銜接攻防轉換的中路攻擊手,而更像是一名“跑鋒”。雖然塞斯科具備不錯的腳下帶球能力,但他在攻防轉換時的選擇很一般,讓他很難肩負更多的重擔。
這一次萊比錫紅牛隊友二次把球搶回來,重新給到塞斯科腳下。結果他的選擇就是內切之后自己射門,卻沒有打出世界波,只是稀松平常的一記無力遠射。
塞斯科在驅動隊友發起進攻方面還非常青澀,不是很懂得組織進攻。他或許能送出一記挺有創造力的妙傳,但是能架設整體進攻的倒數第二腳傳球卻偏少。
尤其是他對于自己的遠射很自信,有時候的射門選擇也不好,這也是導致他射正率偏低的原因。太多的時候,搏一把射門的緣分,讓他比霍伊倫更像是“信息型前鋒”。
03. 腳下有天賦:塞斯科能練好攻防轉換嗎?
a. 腳下有天賦:塞斯科是一塊璞玉
霍伊倫在英超不成功,也是跟他在英超拿不住球有關。過人成功率僅有30%,是霍伊倫在意甲踢得像哈蘭德,在英超卻打不出魔獸效果的原因。
相比之下,塞斯科速度沒有霍伊倫快,但他腳下能力更強。作為一名1米95的大個子,塞斯科還是很愛帶球的。不過需要注意的是,在遇到對抗時,他其實失誤率很高。
塞斯科在德甲的地面一對一對抗成功率僅有31%,比霍伊倫在英超都要低上4個百分點。這樣的表現來到英超后,會不會進一步探底,也有可能是塞斯科在曼聯成敗的關鍵。
塞斯科將伊布視為偶像并不是嘴上說說而已,在比賽中他也會時常有一些伊布級的驚艷腳下操作。這一次的停球質量就非常高,關鍵是停球之后這一下的傳球動作,更是觀賞性頂級。
身高1米95的塞斯科,因為他的腳下技術和球感,未來的發展空間還是很大的。畢竟他不但可以原地控球,還能帶球向前。
再來看看這一次的連續操作,腳下的拿球擺脫轉向是如此輕巧,很難相信他是一名大個子。以上種種,是塞斯科的天賦使然,他有這樣的優勢,能夠在比賽中讓人眼前一亮。
曼聯也會需要有一個可以拿得住球的橋頭堡,但塞斯科真的可以做到嗎?
b. 傳球差不少,很難做好橋頭堡
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到,上賽季塞斯科在德甲和歐冠的助攻數是5次,比霍伊倫在英超+歐戰的2次要多出2.5倍。
問題是塞斯科場均關鍵傳球僅有0.56次,只送出5次絕佳得分機會。相比之下,場均送出0.77次關鍵傳球,制造9次絕佳得分機會的霍伊倫助攻數少,或許是曼聯隊友射門不給力。
只是說本賽季曼聯新買入了射手型的庫尼亞,以及能力較為全面的姆貝莫,也讓塞斯科有了更多成功的可能性。
塞斯科在大空間反推時,他有帶球過人的能力,這一點很重要。過人之后,塞斯科的傳球創造力是不錯的。
這一次傳球找后點的奧蓬達是佳作,可惜隊友射門打飛了。當然這一腳傳球落點有點靠后,奧蓬達也不是很好踢。
塞斯科最大的問題還是進攻選擇,他很喜歡在中圈自己帶球向前,而不是傳球。這一次他從2名防守人夾縫里鉆出來,這并不應該是一名1米95的前鋒去干的活。
你可以說塞斯科有天賦,但他這樣的進攻選擇終究不是好事情。尤其是來到禁區正面,他又很自信自己的遠射,并不怎么愛傳球,這樣的踢法來到英超后,可能問題會更大。
畢竟英超單兵防守比德甲更強,塞斯科如果過不掉對手,他的進攻選擇問題就會被放大。
結束語:
曼聯當前的困境下,其實跟需要成熟的球星帶領球隊走出泥潭。總在花大錢買半成品,但自己又不具備練級的能力,造成了大量轉會資金被浪費。
畢竟年輕人的成長,需要一個更合理的整體環境和一個成熟明確的體系,這些恰恰是曼聯所不具備的。指望年輕人爆發式成長,需要太多的緣分,至少之前曼聯都沒能等到。
(Himu)
上一篇: 泰晤士:埃弗頓全力爭取租借格拉利什,已和曼城進一步對話
下一篇: 頭球回來了,他是槍手范雄薪2.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