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足協副主席:贛超球票110元,賽事所有廣告位已全部售罄

體育播報8月2日宣 在接受《時代周報》采訪時,江西省足協常務副主席、秘書長王賢敏對于贛超聯賽的開展情況進行了介紹。
7月12日,“贛超”第一輪第一場,南昌隊主場對陣景德鎮隊。當天比賽,南昌八一體育場涌進14521名觀眾。“贛超”開局,人氣火熱,首輪比賽累計吸引66960名觀眾;第二輪觀賽人數增至78434人。7月20日,贛州隊主場1-1戰平宜春隊,本場比賽到場人數達36249人,創造“贛超”比賽到場人數新紀錄。
如今的“贛超”,一票難求。“現在所有的電話和微信,基本都是找我要票。”江西省足協常務副主席、秘書長王賢敏告訴時代周報記者。
在網絡上,人們總會拿“贛超”和“蘇超”的規模、賽事運營細節等一一對照。有人說“贛超”賽事組織還不夠“蘇超”成熟;也有人覺得“贛超”的球員水平與“蘇超”有差距,觀賞性稍遜一籌。
王賢敏直言,“贛超” 脫胎于2021年啟動的江西省足球協會超級聯賽,辦賽時間不晚于蘇超,且無意與“蘇超”比較,初衷是打造具有江西特色、充滿煙火氣的賽事,將足球場變為展示江西當前經濟文化發展的窗口。
“贛超”采用低票價策略,門票價格多為免費或1-10元,因此收入主要依靠廣告。王賢敏表示:“賽事現場的廣告位在比賽之前就已全部售罄,從省級辦賽角度看,已經實現了收支平衡。”
對于各個地市賽區的運營,王賢敏解釋道,各地政府算的是一筆包含社會價值與長遠效益的“大賬”。
“若單看門票收入,顯然難以覆蓋當地的實際投入——場館改造升級、單場賽事的警力部署、安保防控以及多部門協調配合等,都是不小的開支。” 但他同時強調,地方政府有著更深遠的考量:“每場比賽帶來的價值是多維度的,既能為公眾提供高品質的公共文化服務,也能借賽事平臺全方位展示城市的經濟文化發展現狀,更能有效吸引外地游客到訪,帶動消費與城市影響力提升。”
圖片來源:江西省足協